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资产,为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规范数据应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标准化工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数据标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将深入解读《办法》,以期为我国数据标准化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办法》的背景和意义
1、背景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但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共享程度低,数据应用水平不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数据标准化工作,旨在提高数据质量,促进数据共享和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2、意义《办法》的出台,有利于:
(1)规范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促进数据共享,降低数据获取成本;
(3)推动数据应用,助力数字化转型;
(4)加强数据安全保障,防范数据风险。
1、适用范围《办法》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从事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2、数据标准体系《办法》明确了数据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等四个层级。
(1)基础标准:包括数据术语、数据分类、数据编码、数据格式等;
(2)技术标准: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安全等技术要求;
(3)应用标准:包括数据应用场景、数据应用流程、数据应用效果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管理标准:包括数据管理组织、数据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等。
3、数据标准制定与实施《办法》规定,数据标准制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合理:数据标准应体现数据管理的客观规律,符合实际需求;
(2)开放共享:数据标准应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
(3)动态调整:数据标准应根据技术发展、应用需求等动态调整。
数据标准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数据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4、数据质量管理《办法》要求,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环节应确保数据质量,包括:
(1)数据准确性:数据应真实、客观、可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完整性:数据应完整、连续、一致;
(3)数据安全性:数据应加密、脱敏、备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
5、数据共享与开放《办法》鼓励数据共享与开放,规定:
(1)政府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数据;
(2)企业应当依法开放数据;
(3)数据共享平台应当为数据共享提供便利。
《数据标准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标准化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应积极贯彻落实《办法》,共同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为我国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标签: #数据标准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