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药品管理制度》
目的
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内所有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销毁等环节的管理。
职责分工
1、药房负责人
负责药房药品管理的全面工作,包括制定和完善药品管理制度、监督药品采购和储存、审核药品调配和使用等。
2、采购员
负责按照药品采购计划,及时采购药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
3、验收员
负责对采购的药品进行验收,检查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确保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4、养护员
负责对药品进行养护,定期检查药品的储存条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确保药品的质量。
5、药师
负责审核药品调配和使用,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6、收费员
负责收取药品费用,确保收费准确无误。
7、仓库管理员
负责药品的储存和保管,确保药品的安全和完整。
药品采购管理
1、采购计划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需求和药品库存情况,制定药品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预计采购时间等。
2、供应商选择
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药品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应明确药品的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内容。
3、采购验收
采购的药品应按照规定进行验收,检查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确保药品符合质量要求,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及时入库,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4、药品入库
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及时入库,按照药品的类别、规格、剂型等进行分类存放,并建立药品库存台账。
药品储存管理
1、储存条件
根据药品的性质和要求,确定药品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避光等,储存药品的仓库应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药品分类存放
按照药品的类别、规格、剂型等进行分类存放,避免药品混淆和交叉污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殊药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管理。
3、药品有效期管理
建立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过期药品,对近效期药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优先使用、退货等。
4、药品库存管理
建立药品库存管理制度,定期对药品库存进行盘点,确保药品库存数量准确无误,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及时调整采购计划,避免药品积压和短缺。
药品调配管理
1、调配处方
药师应按照处方的要求,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并在处方上签字,调配处方时应注意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等,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发放药品
药师应将调配好的药品发放给患者,并向患者交代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发放药品时应注意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确保药品发放准确无误。
3、处方保存
处方应按照规定进行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 5 年,处方保存应便于查阅和管理,确保处方的安全和完整。
药品使用管理
1、合理用药
药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建议和指导,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避免不合理用药。
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收集、报告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医生和药师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3、特殊药品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特殊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等环节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特殊药品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药品销毁管理
1、销毁药品的范围
过期、变质、失效、被污染等无法继续使用的药品应进行销毁。
2、销毁药品的程序
销毁药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提出销毁申请、制定销毁计划、组织销毁、记录销毁过程等,销毁药品应在专人监督下进行,确保销毁过程安全、合法。
3、销毁药品的记录
销毁药品应建立销毁记录,包括销毁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销毁时间、销毁地点、销毁方式、销毁人员等,销毁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药品监督管理
1、内部监督
建立药品监督管理制度,定期对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外部监督
接受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药品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附则
1、本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