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甘肃省合格性考试作为对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评估方式,其等级划分标准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以下是对甘肃省合格性考试等级划分标准的详细解读:
等级划分
甘肃省合格性考试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1、优秀:指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各科目成绩均达到优秀水平,综合素质评价良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良好:指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各科目成绩达到良好水平,综合素质评价良好。
3、合格:指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基本成绩,各科目成绩达到合格水平,综合素质评价合格。
4、不合格:指学生在考试中未能达到合格标准,各科目成绩均未达到合格水平,综合素质评价不合格。
等级评定标准
1、成绩评定: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各科目成绩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 优秀:各科目成绩在90分(含)以上。
- 良好:各科目成绩在80分(含)至89分之间。
- 合格:各科目成绩在60分(含)至79分之间。
- 不合格:各科目成绩在59分以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评定,具体标准如下:
- 德: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 智: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
- 体: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美: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热爱艺术,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 劳:学生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等级评定程序
1、考试成绩公布后,各学校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等级评定。
2、学校将评定结果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评定结果进行复核,确保评定结果的公正、公平。
4、最终评定结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
等级划分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
2、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3、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4、为学校、家庭、社会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甘肃省合格性考试等级划分标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等级评定标准,确保评定结果的公正、公平。
标签: #合格性考试等级划分标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