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银行数据治理检查方案》
随着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已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加强银行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保障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特制定本检查方案。
检查目的
1、评估银行数据治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检查数据治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情况。
3、发现数据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4、促进银行数据治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检查范围
本次检查涵盖银行的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仓库建设等方面。
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3、《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4、《银行数据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5、银行内部数据治理相关制度和流程
检查方法
1、文档审查:查阅银行数据治理相关制度、流程、报告等文件。
2、访谈:与银行数据治理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数据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3、现场检查:对银行数据治理相关系统和数据进行现场检查,评估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
4、数据分析:对银行数据治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
(一)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1、是否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检查银行是否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数据治理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情况:检查数据治理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是否合理,是否定期召开会议,审议数据治理相关事项。
3、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设立和运作情况:检查银行是否设立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是否协调推进数据治理工作。
4、数据治理部门的设置和职责:检查银行是否设立数据治理部门,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是否负责数据治理的日常工作。
5、数据治理相关岗位的设置和职责:检查银行是否设置数据治理相关岗位,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是否落实数据治理工作任务。
(二)数据治理制度建设
1、是否制定数据治理相关制度:检查银行是否制定数据治理相关制度,包括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仓库建设等方面的制度。
2、数据治理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检查数据治理制度是否涵盖数据治理的各个方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数据治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银行是否严格执行数据治理制度,是否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三)数据质量管理
1、数据质量目标的设定和分解:检查银行是否设定数据质量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各个业务部门和数据治理相关岗位。
2、数据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检查银行是否建立数据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3、数据质量问题的发现和整改情况:检查银行是否及时发现数据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4、数据质量考核机制:检查银行是否建立数据质量考核机制,对数据质量问题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考核。
(四)数据安全管理
1、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检查银行是否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方面的制度,并严格执行。
2、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检查银行是否定期进行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数据安全风险。
3、数据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检查银行是否建立数据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处理数据安全事件,降低损失。
(五)数据标准管理
1、数据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情况:检查银行是否制定数据标准,并及时发布到各个业务部门和数据治理相关岗位。
2、数据标准的执行情况:检查银行是否严格执行数据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数据标准的维护和更新情况:检查银行是否定期对数据标准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数据标准的有效性。
(六)数据仓库建设
1、数据仓库的建设情况:检查银行是否建设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的规模和功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2、数据仓库的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情况:检查数据仓库的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是否得到保障。
3、数据仓库的应用情况:检查数据仓库是否得到广泛应用,是否为银行的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检查步骤
1、准备阶段:成立检查小组,制定检查方案,收集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按照检查方案进行现场检查,访谈相关人员,查阅相关文件和数据。
3、总结阶段: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撰写检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4、反馈阶段:向银行反馈检查结果,听取银行的意见和建议。
检查时间安排
本次检查时间为[具体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准备阶段:[具体时间]
2、实施阶段:[具体时间]
3、总结阶段:[具体时间]
4、反馈阶段:[具体时间]
检查人员安排
本次检查人员安排如下:
1、组长:[组长姓名]
2、成员:[成员姓名]
注意事项
1、检查人员应严格遵守检查纪律,保守银行商业秘密。
2、检查过程中应注重与银行相关人员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检查结果应客观、公正、准确,提出的改进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