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农业资源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农业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它是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资源利用率概念界定
1、农业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2、利用率:指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农业资源利用率:在一定时期内,农业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农业资源利用率现状
1、土地资源利用率: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质量下降,耕地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2、水资源利用率: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3、生物资源利用率:我国生物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生物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4、气候资源利用率:我国气候资源丰富,但农业气候适应性差,气候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农业资源利用率提升策略
1、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策略:
(1)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水资源利用率提升策略:
(1)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
(3)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水污染。
3、生物资源利用率提升策略:
(1)推广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生物资源利用率。
(2)加强生物资源保护,防止生物资源浪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提高生物资源附加值。
4、气候资源利用率提升策略:
(1)加强农业气候适应性研究,提高农业气候适应性。
(2)推广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
(3)发展气候资源保护产业,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
农业资源利用率是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需要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标签: #农业资源利用率概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