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宝贵的资源,数据采集作为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其合规性、合法性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为加强数据采集管理,保障信息安全,现制定本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数据采集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
数据采集原则
1、合法原则:数据采集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2、合规原则:数据采集活动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数据采集的规章制度,确保数据采集的合规性。
3、诚信原则:数据采集活动必须诚实守信,不得虚构、篡改、泄露数据。
4、安全原则:数据采集活动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5、透明原则:数据采集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
1、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址、健康状况等。
2、企业信息: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经营状况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社会信息:行政区划、人口、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
4、其他信息: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采集流程
1、制定数据采集计划:明确数据采集的目的、范围、方法、时间、责任等。
2、数据采集实施:按照数据采集计划,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3、数据质量控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核实、清洗、整理,确保数据质量。
4、数据存储:按照国家有关数据存储的规章制度,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
5、数据使用:按照数据采集的目的,合理使用采集到的数据。
数据采集管理措施
1、建立数据采集审批制度:对数据采集活动进行审批,确保数据采集的合规性。
2、加强数据采集人员培训:提高数据采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完善数据采集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采集的安全、准确。
4、加强数据采集监督检查:对数据采集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数据采集的合规性。
5、建立数据采集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数据采集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附则
1、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管理办法由我国国家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3、本管理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数据采集活动,保障信息安全,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办法,共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标签: #数据采集管理办法最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