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为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实验室数据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验室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数据分类与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实验室数据分为以下类别:一类数据(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数据)、二类数据(涉及学校秘密、科研项目和实验室运行的数据)、三类数据(涉及实验室日常管理、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公开数据)。
(2)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级,分为一级数据(最高级)、二级数据(较高级)、三级数据(中级)、四级数据(较低级)。
2、数据安全责任
(1)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数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实验室的数据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实验室数据管理员负责实验室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数据分类、分级、存储、传输、备份、恢复、销毁等。
(3)实验室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学生等使用者应严格遵守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所使用的数据安全。
3、数据安全措施
(1)物理安全:实验室应设置数据存储设备专用区域,确保设备安全;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
(2)网络安全:实验室应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止外部攻击;定期更新系统补丁,提高系统安全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篡改。
(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不因意外事故而丢失;制定数据恢复预案,提高数据恢复效率。
(5)数据访问控制:根据数据安全等级,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访问。
4、数据安全培训与考核
(1)实验室应定期对数据管理员、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学生等使用者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数据安全意识。
(2)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数据安全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涉及数据安全的工作。
数据安全事件处理
1、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实验室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2、实验室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数据安全事件,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实验室应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上级部门相关规定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上级部门相关规定为准。
实施与监督
1、实验室应定期对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实验室应接受上级部门对数据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
3、对违反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实验室应依法进行处理。
通过本《实验室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的制定与实施,旨在加强实验室数据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实验室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