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吸痰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吸痰技术操作的并发症?( )
A. 低氧血症
B. 心律失常
C. 气道损伤
D. 感染
E. 血压升高
2、预防吸痰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关键是( )
A.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B.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
C.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E.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3、吸痰时引起低氧血症的原因主要是( )
A. 吸痰管插入过深
B. 吸痰时间过长
C. 吸痰负压过高
D. 患者咳嗽剧烈
E. 以上都是
4、吸痰时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是( )
A. 吸痰管刺激迷走神经
B. 患者紧张、恐惧
C. 吸痰负压过高
D. 吸痰时间过长
E. 以上都是
5、吸痰时引起气道损伤的原因主要是( )
A. 吸痰管质地过硬
B. 吸痰管插入过深
C. 吸痰负压过高
D. 患者咳嗽剧烈
E. 以上都是
6、吸痰时引起感染的原因主要是( )
A. 吸痰管污染
B. 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
C. 患者免疫力低下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7、吸痰时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主要是( )
A. 患者紧张、恐惧
B. 吸痰管刺激迷走神经
C. 吸痰负压过高
D. 吸痰时间过长
E. 以上都是
8、吸痰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哪些情况?( )
A. 呼吸频率、节律、深度
B. 心率、血压
C. 血氧饱和度
D. 患者的面色、神志
E. 以上都是
9、吸痰时应如何调节吸痰负压?( )
A.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气道情况调节
B. 一般成人吸痰负压为 40.0~53.3kPa
C. 小儿吸痰负压为 13.3~26.7kPa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10、吸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B.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C.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
D.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E. 以上都是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低氧血症
(1)预防措施
-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管径不宜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 1/2。
-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前给予患者充分的氧气吸入,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15 秒。
- 调节合适的吸痰负压,避免负压过高损伤气道黏膜。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有呼吸急促、发绀等低氧血症的表现,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
(2)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心律失常
(1)预防措施
-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管径不宜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 1/2。
-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前给予患者充分的氧气吸入,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15 秒。
- 调节合适的吸痰负压,避免负压过高损伤气道黏膜。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有心律失常的表现,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2)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观察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
- 如心律失常较轻,可给予患者镇静、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如心律失常较重,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3、气道损伤
(1)预防措施
- 选择质地柔软、粗细适宜的吸痰管,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暴力操作。
- 调节合适的吸痰负压,避免负压过高损伤气道黏膜。
- 密切观察患者的气道情况,如有气道出血、喉头水肿等表现,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2)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观察患者的气道情况。
- 如气道出血较少,可给予患者局部止血药物治疗。
- 如气道出血较多,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 如喉头水肿严重,应立即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喉头水肿。
4、感染
(1)预防措施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吸痰管一人一用一消毒。
-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管径不宜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 1/2。
-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 调节合适的吸痰负压,避免负压过高损伤气道黏膜。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的表现,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观察患者的感染情况。
- 如感染较轻,可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 如感染较重,应立即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应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5、血压升高
(1)预防措施
- 吸痰前给予患者充分的氧气吸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
- 调节合适的吸痰负压,避免负压过高损伤气道黏膜。
-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暴力操作。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有血压升高的表现,应及时给予降压治疗。
(2)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
- 如血压升高较轻,可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治疗。
- 如血压升高较重,应立即进行降压治疗,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吸痰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低氧血症、心律失常、气道损伤、感染、血压升高等,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和吸痰负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