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电子管计算机
1、时间背景: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
2、技术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 使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具有体积大、功耗高、寿命短等特点;
b. 存储器采用磁鼓或磁芯,存储容量小;
c. 运算速度慢,大约每秒只能进行几千次运算;
d. 编程语言简单,以机器语言为主;
e. 应用领域有限,主要应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
3、代表机型:ENIAC、EDVAC、UNIVAC等。
计算机的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1、时间背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2、技术特点:
a. 使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寿命长等特点;
b. 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容量逐渐增大;
c. 运算速度提高,大约每秒可以进行几十万次运算;
d. 编程语言逐渐丰富,出现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e. 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商业等领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代表机型:IBM 7000系列、DEC PDP-8等。
计算机的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
1、时间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2、技术特点:
a. 使用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元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集成度高、运算速度快等特点;
b. 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容量大幅提升;
c. 编程语言更加丰富,出现C语言、FORTRAN等;
d. 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涵盖金融、交通、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3、代表机型:IBM 360系列、DEC VAX等。
计算机的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时间背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2、技术特点:
a. 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作为基本元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集成度高、运算速度极快等特点;
b. 存储器采用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容量大幅提升;
c. 编程语言更加丰富,出现Java、C++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d. 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3、代表机型:IBM PC、Apple Macintosh、DEC Alpha等。
计算机的第五阶段: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时间背景:20世纪90年代至今
2、技术特点:
a.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作为基本元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集成度极高、运算速度极快等特点;
b. 存储器采用闪存、固态硬盘等新型存储介质,存储容量进一步提升;
c. 编程语言更加丰富,出现Python、JavaScript等;
d.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
3、代表机型:Intel Core系列、AMD Ryzen系列、ARM Cortex系列等。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从电子管计算机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其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不断涌现,计算机技术将继续引领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