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指南的详细解读与实践指南》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指南,本文将对该工作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并提供实践指南,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一)清查目的
国有资产清查的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核实资产数量、质量、结构等情况,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清查范围
清查范围包括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等。
(三)清查内容
1、单位基本情况清理,包括单位机构、人员编制、人员状况等。
2、财务清理,对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资产清查,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并核实资产的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
4、损溢认定,对清查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情况,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认定和处理。
(四)清查工作程序
1、单位自查,各单位按照清查工作要求,对本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形成清查报告。
2、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的清查报告进行审核,汇总形成本部门的清查报告。
3、财政部门抽查,财政部门对部分单位和部门的清查报告进行抽查,确保清查工作质量。
4、结果上报,各单位和部门将清查结果上报财政部门。
三、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指南的实践指南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做好前期准备
1、制定清查工作方案,明确清查范围、内容、程序和时间安排。
2、开展资产清查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3、准备清查所需的各种表格和资料。
(三)认真开展清查
1、按照清查工作要求,对单位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确保清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四)及时上报结果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将清查结果上报财政部门。
(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通过国有资产清查,发现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指南是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指南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前期准备,认真开展清查,及时上报结果,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为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有力支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