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实验室数据是科研工作的核心资源,其安全性和保密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为了加强实验室数据的管理,保障实验室数据的安全和保密,特制定本规定。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
1、定义
本规定所称实验室数据,是指实验室在科研、教学、生产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密性质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数据、观测数据、调查数据、分析数据等。
2、保密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依法保密: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2)分类管理:根据实验室数据的涉密程度,实行分级管理,确保不同密级的实验室数据得到妥善保护。
(3)责任到人: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实行责任制,明确数据使用、存储、传输、销毁等环节的责任人。
(4)技术保障: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3、数据使用范围
(1)实验室数据仅限于内部使用,未经批准,不得向外部单位或个人提供。
(2)实验室数据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用于非法目的。
(3)实验室数据的使用,必须符合实验室规定,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4、数据使用审批
(1)内部使用:实验室数据内部使用,需经实验室主任批准。
(2)外部提供:实验室数据向外部单位或个人提供,需经所在单位保密委员会批准。
5、数据存储与传输
(1)存储:实验室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2)传输:实验室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认证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数据销毁
(1)实验室数据销毁,需经实验室主任批准。
(2)销毁前,应确保数据已彻底清除,无法恢复。
7、违规处理
(1)违反本规定,泄露、篡改、非法使用实验室数据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实施细则
1、实验室数据分类
根据实验室数据的涉密程度,将实验室数据分为以下三级:
(1)绝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数据。
(2)机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可能造成较大后果的数据。
(3)秘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可能造成一定后果的数据。
2、实验室数据使用审批流程
(1)内部使用:由实验室主任审批。
(2)外部提供:由所在单位保密委员会审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验室数据存储与传输
(1)存储:实验室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中,采取以下措施:
①设置访问权限,限制数据访问范围。
②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③采取物理隔离,防止数据泄露。
(2)传输:实验室数据传输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①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②采用认证技术,防止数据被篡改。
③采取物理隔离,防止数据泄露。
4、实验室数据销毁
(1)销毁前,由实验室主任审批。
(2)销毁过程中,确保数据已彻底清除,无法恢复。
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实验室应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本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标签: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