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大数据逐渐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医疗大数据不仅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还能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大数据究竟从哪里获取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医疗大数据的来源与获取途径。
医疗机构内部数据
1、电子病历系统(EMR)
电子病历系统是医疗机构内部最基础的数据来源,包括患者的病历信息、检查结果、诊断、治疗过程等,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疗机构可以获取到患者的全面健康数据,为临床研究和疾病预防提供有力支持。
2、医疗影像系统(PACS)
医疗影像系统主要存储和管理患者的影像资料,如X光片、CT、MRI等,通过医疗影像系统,医疗机构可以获取到患者的影像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医疗检验系统(LIS)
医疗检验系统主要存储和管理患者的检验结果,如血液、尿液、粪便等,通过医疗检验系统,医疗机构可以获取到患者的实验室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4、住院管理系统(HIS)
住院管理系统主要记录患者的住院信息,如入院时间、出院时间、费用等,通过住院管理系统,医疗机构可以获取到患者的住院数据,为医疗成本控制和医院运营提供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外部数据来源
1、公共卫生数据
公共卫生数据包括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健康体检等数据,这些数据通常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负责收集和整理。
2、医疗保险数据
医疗保险数据包括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缴费情况、医疗费用等,这些数据通常由医疗保险机构、社保部门等机构负责收集和整理。
3、互联网医疗数据
互联网医疗数据包括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APP等产生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由互联网医疗平台、医疗机构等机构负责收集和整理。
4、第三方数据平台
第三方数据平台包括数据服务公司、研究机构等,它们通过收集、整理和挖掘医疗数据,为医疗机构、科研人员等提供数据支持。
获取途径
1、直接采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与数据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直接采购所需的数据,这种方式可以获得高质量、可靠的数据,但成本较高。
2、数据共享
医疗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换,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提高数据利用率。
3、数据挖掘
医疗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内部和外部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4、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机构获取和利用医疗大数据,如《关于促进和规范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医疗大数据的来源和获取途径多样化,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和获取方式,在获取医疗大数据的过程中,要注重数据质量和隐私保护,确保医疗大数据的安全、合规和高效利用。
标签: #医疗大数据从哪里获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