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攀升,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已超过20亿吨,其中约有80%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污染环境,对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循环经济,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
(一)组织架构
成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考核评估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项目申报、资金管理等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目标与任务
1、目标:到2025年,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建筑垃圾处理能力达到年处理量1000万吨。
2、任务: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支持。
(2)推广先进技术,引进、研发、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3)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监管体系,规范企业行为,确保资源化利用项目顺利实施。
(4)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回收体系,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建筑垃圾回收站点,提高建筑垃圾回收率。
2、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引进、研发、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优化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合理规划建筑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
4、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示范,推广成功经验。
5、加强行业培训,举办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6、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实施步骤
1、2020年: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调研,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项目清单。
2、2021年: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
3、2022年:完善建筑垃圾回收体系,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4、2023年:加强行业监管,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5、2024年: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推广成功经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2025年: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建筑垃圾处理能力达到年处理量1000万吨。
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各方责任,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支持。
(二)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和运营。
(三)人才保障,加强行业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四)技术保障,引进、研发、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五)监督保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通过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我国将逐步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构建绿色循环经济新格局贡献力量。
标签: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