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源综合利用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资源综合利用比例作为衡量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过程备受关注,本文将从理论到实践,详细介绍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方法。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概念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比例,是指实际利用资源总量与可利用资源总量之比,资源综合利用比例越高,说明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方法
1、确定计算范围
要明确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范围,通常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单一资源或多种资源进行计算。
2、收集相关数据
收集计算范围内各类资源的实际利用量、可利用量等相关数据,数据来源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统计、行业报告等。
3、计算实际利用量
实际利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类资源被实际消耗或使用的数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实际利用量 = 消耗量 + 使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计算可利用量
可利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类资源能够被利用的最大数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可利用量 = 总量 - 不可利用量
5、计算资源综合利用比例
根据实际利用量和可利用量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资源综合利用比例: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 = 实际利用量 / 可利用量
6、分析结果
根据计算出的资源综合利用比例,分析资源利用效率,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案例分析
以某企业为例,计算其资源综合利用比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确定计算范围: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
2、收集相关数据:根据企业统计、行业报告等,收集相关数据。
3、计算实际利用量:消耗量 = 100万吨,使用量 = 50万吨,实际利用量 = 150万吨。
4、计算可利用量:总量 = 200万吨,不可利用量 = 20万吨,可利用量 = 180万吨。
5、计算资源综合利用比例:资源综合利用比例 = 150万吨 / 180万吨 = 0.833。
6、分析结果: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比例为83.3%,说明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较高。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关注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计算过程怎么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