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省于2018年正式实施高中合格性考试政策,该政策旨在选拔和评价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将从政策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对江苏合格性考试政策进行解读。
政策背景
1、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尤为关键,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江苏合格性考试政策应运而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选拔与评价的创新
传统高考选拔制度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江苏合格性考试政策旨在打破这一瓶颈,以多元化评价体系选拔优秀人才。
1、考试科目
江苏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与健康等10门课程,语文、数学、英语为必考科目,其余科目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2、考试方式
江苏合格性考试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面试则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考试时间
江苏合格性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考试时长为3天。
4、成绩认定
江苏合格性考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级为优秀,B等级为良好,C等级为合格,D等级为不合格,学生需在10门科目中取得6门以上C等级(含C等级)方可毕业。
实施效果
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江苏合格性考试政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促进教育公平
江苏合格性考试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考试内容覆盖各学科,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身优势,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3、增强高校选拔科学性
江苏合格性考试政策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校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江苏合格性考试政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选拔和评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政策,确保其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标签: #江苏合格性考试说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