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将从《法》的背景、主要内容、数据安全保护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共筑网络空间安全防线。
《法》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信息等多个方面,为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立法工作,于2014年2月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法》终于在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明确网络安全战略地位,我国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规范网络运营者行为,要求网络运营者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3、强化网络安全监督管理,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网络安全责任,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4、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明确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处理和删除等环节的安全要求,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非法使用等。
5、鼓励技术创新,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6、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网络安全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保护
《法》明确提出,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非法使用等,具体措施包括:
1、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并经用户同意。
2、采取技术措施保护个人信息,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3、加强个人信息安全审计,网络运营者应当定期开展个人信息安全审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及时通报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网络运营者发现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用户通报事件情况。
实施效果
《法》实施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形势得到明显改善,以下为部分实施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网络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广大网民、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等对网络安全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2、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增强,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
3、数据安全保护得到加强,个人信息泄露、非法使用等事件明显减少,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4、网络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网络安全责任更加明确,网络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为我国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法》精神,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共筑网络空间安全防线。
标签: #网络数据安全法全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