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电子版,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

欧气 2 0
***:本文主要围绕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展开。详细阐述了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输液反应、压疮等。针对这些并发症,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观察等。还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及时停止操作、对症治疗等。文中还提供了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的电子版和 PPT,方便护理人员随时查阅和学习。通过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保障患者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1.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2.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疼痛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心理负担,预防和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技术操作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疼痛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心理负担,预防和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一)静脉输液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液反应,多由于输入致热物质引起,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前将输液管内空气排尽;调节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2、循环负荷过重:又称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要严格掌握输液的适应证;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4、空气栓塞:是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拔出针头或更换药液等原因,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形成空气栓塞,预防措施包括: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及时更换药液;加压输液、输血时要有专人守护;拔出较粗的针头后,要用手指压迫穿刺点片刻,以防止空气进入血管。

(二)肌肉注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疼痛:是最常见的肌肉注射并发症,多由于注射部位不准确、药物刺激性强、注射速度过快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厚、远离大神经、大血管的部位,如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等;注射前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注射时要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要选择粗长针头,深部注射。

2、局部出血:多由于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注射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锐利,有无弯曲、带钩等情况;注射时要掌握好进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刺破血管;注射后要用无菌棉签或棉球按压注射部位 3-5 分钟,以防止出血。

3、局部硬结:多由于药物刺激性强、注射部位过浅、注射次数过多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注射前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要选择粗长针头,深部注射;注射后要用热敷或理疗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防止硬结的形成。

4、神经损伤:多由于注射时针头刺入神经干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注射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锐利,有无弯曲、带钩等情况;注射时要掌握好进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刺入神经干;对长期需要注射的患者,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止神经损伤的发生。

(三)皮下注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疼痛:是最常见的皮下注射并发症,多由于注射部位不准确、药物刺激性强、注射速度过快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选择皮肤疏松、容易吸收的部位,如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注射前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注射时要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要选择粗长针头,深部注射。

2、局部出血:多由于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注射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锐利,有无弯曲、带钩等情况;注射时要掌握好进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刺破血管;注射后要用无菌棉签或棉球按压注射部位 3-5 分钟,以防止出血。

3、局部硬结:多由于药物刺激性强、注射部位过浅、注射次数过多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注射前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要选择粗长针头,深部注射;注射后要用热敷或理疗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防止硬结的形成。

4、局部感染:多由于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注射前要严格消毒注射部位,注射器和针头要一人一用一消毒;注射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射后要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如有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四)导尿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尿道黏膜损伤:多由于导尿管插入时动作粗暴、导尿管型号选择不当、导尿管质量差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导尿管插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型号,一般男性患者选用 16-18 号导尿管,女性患者选用 14-16 号导尿管;选择质量好的导尿管,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导尿管。

2、尿路感染:是导尿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导尿管插入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集尿袋更换不及时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导尿管插入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导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7 天,如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应定期更换导尿管;集尿袋要每日更换,保持尿道口清洁。

3、血尿:多由于导尿管插入时损伤尿道黏膜、导尿管型号选择不当、导尿管质量差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导尿管插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型号,一般男性患者选用 16-18 号导尿管,女性患者选用 14-16 号导尿管;选择质量好的导尿管,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导尿管。

4、膀胱痉挛:多由于导尿管刺激膀胱黏膜、膀胱内压力过高、感染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导尿管插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膀胱黏膜;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膀胱内压力过高;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一)发热反应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对症处理: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3、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二)循环负荷过重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高流量吸氧:给予 6-8L/min 的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症状。

4、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药物:以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 5-10 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6、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三)静脉炎

1、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 50%硫酸镁或 95%酒精行湿热敷,每日 2 次,每次 20 分钟。

2、超短波理疗:每日 1 次,每次 15-20 分钟。

3、中药外敷:如如意金黄散、仙人掌等,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4、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5、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四)空气栓塞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4、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5、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疼痛

1、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侧卧位等。

3、局部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 15-20 分钟,每日 3-4 次。

4、药物治疗:如疼痛剧烈,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治疗。

(六)局部出血

1、立即停止注射:并拔出针头。

2、用无菌棉签或棉球按压注射部位 3-5 分钟:以防止出血。

3、如出血不止:可在穿刺部位上方用止血带或绷带加压包扎,直至出血停止。

4、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七)局部硬结

1、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硬结部位,每次 15-20 分钟,每日 3-4 次。

2、按摩:用手掌轻轻按摩硬结部位,每次 5-10 分钟,每日 3-4 次。

3、药物治疗:如硬结较大,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喜辽妥乳膏、云南白药膏等。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八)神经损伤

1、立即停止注射:并拔出针头。

2、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如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

3、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九)尿道黏膜损伤

1、停止导尿:并拔出导尿管。

2、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血尿,应及时报告医生。

3、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如安络血、止血敏等。

4、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十)尿路感染

1、更换导尿管:并做好尿道口的清洁护理。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

3、增加饮水量: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冲洗尿道。

4、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十一)血尿

1、停止导尿:并拔出导尿管。

2、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大量血尿,应及时报告医生。

3、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如安络血、止血敏等。

4、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十二)膀胱痉挛

1、停止导尿:并拔出导尿管。

2、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治疗: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3、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疼痛、局部出血、局部硬结、神经损伤、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感染、血尿、膀胱痉挛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心理负担,预防和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标签: #护理技术 #操作并发症 #预防 #处理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