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课程概述
《大数据计算方法》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围绕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模型和算法等方面展开,旨在使学生掌握大数据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从事大数据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
(2)使学生熟悉大数据处理的技术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挖掘等;
(3)使学生了解大数据计算模型和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内存计算等;
(4)使学生熟悉主流大数据计算框架,如Hadoop、Spark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1、大数据概述
(1)大数据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趋势;
(2)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挖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采集技术:网络爬虫、API接口等;
(2)数据存储技术: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系统等;
(3)数据处理技术: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
3、大数据计算模型与算法
(1)分布式计算:MapReduce、Spark等;
(2)并行计算:GPU计算、FPGA计算等;
(3)内存计算:In-Memory Computing等;
(4)算法优化与性能分析。
4、主流大数据计算框架
(1)Hadoop生态系统:HDFS、MapReduce、YARN等;
(2)Spark生态系统:Spark Core、Spark SQL、Spark Streaming等;
(3)其他大数据计算框架:Flink、Tachyon等。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数据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项目实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对大数据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4)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1、教材:《大数据计算方法》;
2、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项目案例等;
3、线上资源: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
4、校内实验平台:提供实验环境和实验指导。
实施策略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4、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5、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大数据计算方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大数据时代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大数据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大数据计算方法 教学大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