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研发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其保密工作至关重要,为加强研发实验室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内部信息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研发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研发实验室。
保密原则
1、防范为主,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保密工作贯穿于研发实验室的各个环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分级管理,责任到人,根据信息的密级和重要性,对信息进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到人。
3、严格审查,审批制度,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内部信息的项目,严格审查,审批后方可进行。
4、保密教育与培训,加强保密教育与培训,提高研发实验室人员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保密管理职责
1、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保密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制定和实施保密措施,对实验室保密工作负总责。
2、保密员:负责实验室保密工作的具体实施,协助实验室主任开展工作。
3、研发人员:遵守保密规定,对所涉及的秘密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擅自泄露。
4、其他人员: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擅自获取、传播和泄露实验室秘密。
保密措施
1、信息分类与标识,对实验室信息进行分类,明确密级和标识,确保信息保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物理安全,加强实验室物理安全防范,确保实验室场所、设施和设备的安全。
3、访问控制,对实验室场所、设施和设备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4、通信与传输,加强通信与传输安全,对涉及秘密信息的通信和传输进行加密处理。
5、硬件设备管理,对实验室的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6、软件安全,加强软件安全管理,防止病毒、恶意软件等对实验室信息的安全造成威胁。
7、保密教育与培训,定期开展保密教育与培训,提高研发实验室人员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保密监督检查
1、实验室内部监督检查,实验室主任负责对实验室保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上级主管部门对实验室保密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保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保密违规处理
1、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
2、对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通过以上制度,我们希望加强研发实验室的保密管理,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标签: #研发实验室保密管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