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核心数据面临泄露、篡改、滥用等风险,为加强国家核心数据管理,我国近日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旨在筑牢数据安全防线,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核心数据定义及范围
1、核心数据定义:核心数据是指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交通、能源、金融、环保等领域的敏感数据;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其他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数据。
2、核心数据范围:核心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或收集的数据;
(2)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评估数据等;
(3)网络空间、通信领域、金融领域、能源领域、交通领域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
(4)其他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数据。
核心数据管理制度
1、严格数据采集、存储、使用、传输、销毁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建立健全数据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数据安全工作中的职责;
3、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4、加强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全民数据安全意识;
5、严格数据安全审查,确保数据安全合规使用;
6、加强数据安全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核心数据管理措施
1、采集环节:对涉及核心数据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批,确保数据采集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2、存储环节:采用加密、脱敏等技术手段,确保核心数据存储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使用环节:建立数据使用审批制度,确保核心数据使用合规;
4、传输环节:采用安全传输协议,确保核心数据传输安全;
5、销毁环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销毁方法,确保核心数据彻底销毁。
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核心数据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让我们共同努力,筑牢数据安全防线,为我国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