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实验目的
1、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SQL标准语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方法。
3、能够运用SQL语言对关系数据库进行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10
2、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5.7
3、开发工具:MySQL Workbench
1、数据库的创建与删除
(1)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test_db;
(2)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test_db;
2、表的创建与删除
(1)创建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student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age INT, gender CHAR(1) );
(2)删除表
DROP TABLE student;
3、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
(1)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age, gender) VALUES (1, '张三', 20, '男');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age, gender) VALUES (2, '李四', 21, '男');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age, gender) VALUES (3, '王五', 22, '男');
(2)查询数据
-- 查询所有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 查询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20; -- 查询姓名为"张三"的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张三';
(3)更新数据
-- 将学生姓名为"张三"的年龄修改为21岁 UPDATE student SET age = 21 WHERE name = '张三';
(4)删除数据
-- 删除年龄为21岁的学生信息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21;
4、索引的创建与删除
(1)创建索引
-- 创建一个基于年龄的索引 CREATE INDEX idx_age ON student (age);
(2)删除索引
-- 删除基于年龄的索引 DROP INDEX idx_age ON student;
5、视图的创建与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创建视图
-- 创建一个名为view_student的视图,包含学生姓名和年龄 CREATE VIEW view_student AS SELECT name, age FROM student;
(2)删除视图
-- 删除名为view_student的视图 DROP VIEW view_student;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SQL标准语言,掌握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库、表、索引和视图,为以后在实际项目中运用SQL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1、对于复杂的数据查询,需要熟练掌握SQL语句的嵌套使用。
2、在创建索引时,需要注意索引的选择,避免对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次实验让我受益匪浅,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SQL技能。
标签: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实验报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