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和标准是衡量事故严重程度、指导事故调查处理和制定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对我国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和最新标准进行解读。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我国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较大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最新标准解读
1、人员伤亡标准
最新标准在人员伤亡方面,对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进行了调整,在2017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中,特别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标准由30人以上调整为30人以上,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标准由10人以上30人以下调整为10人以上30人以下,这一调整旨在提高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标准,加强对事故的预防和治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经济损失标准
最新标准在经济损失方面,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重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由1亿元以上调整为1亿元以上,重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调整为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较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调整为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一般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由1000万元以下调整为1000万元以下。
3、事故调查处理
最新标准在事故调查处理方面,明确了事故调查组的组成、调查程序和调查期限,事故调查组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环境保护部门、工会和事故发生单位等有关方面的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因特殊原因,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调查期限。
我国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和最新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提高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治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和标准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努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标签: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和标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