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个人信息泄露、数据滥用等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数据安全法》,本文将从《数据安全法》的亮点解读入手,结合典型案例,探讨数据安全保护的新路径。
《数据安全法》亮点解读
1、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即数据处理者,数据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损毁、丢失等风险,数据安全责任主体还需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数据安全监督检查,接受数据安全审查。
2、强化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根据数据安全风险等级,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对于不同等级的数据,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核心数据需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其安全;一般数据则可采取较为宽松的保护措施。
3、规范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数据处理者在各个环节严格遵守数据安全要求,数据收集时需明确收集目的、范围、方式等;数据存储时需采取加密、脱敏等措施;数据使用时需确保合法、正当、必要;数据传输时需采取安全传输方式等。
4、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
《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处理者建立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数据安全风险,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数据安全风险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数据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严格数据安全审查与处罚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安全审查和处罚进行了严格规定,数据处理者在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前,需向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安全审查,对于违反数据安全法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改正等。
案例解读
1、案例一:某电商平台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某电商平台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导致大量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经调查,该平台未履行数据安全责任,违反了《数据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数据安全法》的规定,该平台被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2、案例二:某企业非法收集、使用用户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某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非法收集、使用用户数据,用于广告推送、营销等目的,经调查,该企业未履行数据安全责任,违反了《数据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数据安全法》的规定,该企业被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为我国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通过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强化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数据处理环节、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严格数据安全审查与处罚等措施,我国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护航数字经济繁荣。
标签: #数据安全法案例人民日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