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灾难恢复分级概述
灾难恢复,即DR(Disaster Recovery),是指在企业遭遇各种灾难性事件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迅速恢复业务运营的能力,灾难恢复分为几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详细介绍灾难恢复分为几级以及各级别之间的区别。
灾难恢复分为几级
目前,国际上较为常见的灾难恢复分级有以下几个级别:
1、级别一:基本恢复
级别一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低的企业,当企业遭遇灾难时,仅能恢复关键业务系统,如财务、人事等,恢复过程中,企业可能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如临时租赁场地、设备等,此级别的主要特点是恢复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级别二:部分恢复
级别二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企业,在灾难发生后,企业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关键业务系统,并保证关键业务数据的完整性,此级别的主要特点是恢复时间较短,成本适中。
3、级别三:全面恢复
级别三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企业,在灾难发生后,企业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所有业务系统,并保证所有业务数据的完整性,此级别的主要特点是恢复时间极短,成本较高。
4、级别四:业务连续性
级别四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企业,在灾难发生后,企业不仅能迅速恢复所有业务系统,还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营,此级别的主要特点是恢复时间极短,成本极高。
不同级别之间的区别与特点
1、恢复时间
级别一: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级别二:恢复时间较短,通常在数小时内完成。
级别三:恢复时间极短,可能只需数十分钟。
级别四:恢复时间极短,几乎可以做到实时恢复。
2、成本
级别一: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级别二:成本适中,主要涉及硬件、软件和人力资源。
级别三: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硬件和软件。
级别四:成本极高,涉及硬件、软件、人力资源以及应急演练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业务连续性
级别一:业务连续性较差,可能导致部分业务中断。
级别二:业务连续性较好,关键业务基本不受影响。
级别三:业务连续性极高,所有业务均不受影响。
级别四:业务连续性达到极致,企业可正常运营。
灾难恢复分为不同级别,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级别,通过合理规划灾难恢复方案,企业可以在灾难发生后迅速恢复业务运营,降低损失,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充分考虑恢复时间、成本和业务连续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灾难恢复级别。
标签: #灾难恢复分为几级和几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