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隐私数据泄露事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数据,我国在2021年6月10日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标志着我国个人隐私数据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为您解读最新版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帮助大家了解其核心内容,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适用范围
最新版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提供、公开个人信息的活动,以及因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而发生的数据跨境传输。
基本原则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处理个人信息。
2、明示、同意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向个人明示收集、使用的目的、方式、范围等信息,并取得个人同意。
3、最小化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4、安全性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丢失。
5、透明度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并向社会公开个人信息保护情况。
个人信息处理者义务
1、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依法取得个人同意,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2、明确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向个人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包括收集、使用、存储、删除、共享等规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采取技术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丢失。
4、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并定期进行审查。
5、及时告知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及时告知个人信息主体权利,包括查询、更正、删除、撤回同意等权利。
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1、查询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处理情况。
2、更正权:个人信息主体发现个人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更正。
3、删除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其个人信息。
4、撤回同意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撤回之前给予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同意。
5、限制处理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限制其个人信息的处理。
6、举报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违法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法律责任
违反最新版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个人信息处理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
4、暂停相关业务;
5、吊销许可证;
6、追究刑事责任。
最新版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的出台,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作为个人信息主体,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筑牢信息安全防线,为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条例最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