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隐私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23年,我国最新版《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更加明确、严格的规定,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该管理办法,并提供合规指南。
管理办法概述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维护网络空间秩序,该办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责任主体、权利义务、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删除等环节的安全要求,以及违反本办法的法律责任。
个人信息处理原则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个人信息处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不得超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明确告知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向个人告知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事项。
3、限制处理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限制个人信息处理范围,不得超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
4、安全责任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处理责任主体
1、个人信息处理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
2、个人信息处理者委托的第三方:包括数据处理服务商、技术支持服务商等。
3、个人信息保护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协调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个人信息权利义务
1、个人权利:个人享有个人信息自主权、知情权、选择权、更正权、删除权等。
2、个人义务:个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篡改、删除他人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处理环节安全要求
1、收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明确收集目的,不得超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存储: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
3、使用: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严格按照收集目的使用个人信息,不得擅自变更。
4、传输: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确保传输的个人信息安全。
5、删除: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及时删除不再需要的个人信息。
违反本办法的法律责任
1、警告;
2、处以罚款;
3、暂停相关业务;
4、吊销相关许可证;
5、追究刑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合规指南
1、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流程、安全措施、责任追究等。
2、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明确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删除等方面的规定。
3、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培训:提高员工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4、加强技术防护:采取加密、脱敏等技术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5、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
最新版《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更加明确、严格的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严格遵守该办法,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也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
标签: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最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