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机场吞吐量等级划分的意义
机场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机场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机场吞吐量等级划分有助于了解各机场的发展现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促进航空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机场吞吐量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中国民用机场分类标准》,我国机场吞吐量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如下:
1、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下为小型机场,1000万至3000万人次为中型机场,3000万至5000万人次为大型机场,5000万人次以上为特大型机场。
2、年货邮吞吐量:10万吨以下为小型机场,10万至30万吨为中型机场,30万至50万吨为大型机场,50万吨以上为特大型机场。
3、年飞机起降架次:2万架次以下为小型机场,2万至5万架次为中型机场,5万至10万架次为大型机场,10万架次以上为特大型机场。
4、机场设施水平:包括跑道长度、停机位数量、航站楼面积、旅客吞吐能力等方面。
机场吞吐量等级划分的应用
1、政策制定:政府根据机场吞吐量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机场建设、航线开辟、航空资源分配等。
2、企业投资:企业根据机场吞吐量等级,选择合适的机场进行投资,提高投资回报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航空公司运营:航空公司根据机场吞吐量等级,调整航线网络,提高航班准点率和服务质量。
4、旅客出行:旅客根据机场吞吐量等级,选择合适的机场出行,提高出行效率。
我国机场吞吐量等级现状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236个民用机场,
1、小型机场:55个,占总数的23.2%。
2、中型机场:92个,占总数的38.8%。
3、大型机场:88个,占总数的37.2%。
4、特大型机场:7个,占总数的2.9%。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机场吞吐量等级划分发展趋势
1、机场吞吐量持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需求持续增长,机场吞吐量将持续增长。
2、机场吞吐量等级差距缩小:随着政策扶持和市场竞争,不同等级机场的吞吐量差距将逐渐缩小。
3、特大型机场增多: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特大型机场数量将逐渐增多。
机场吞吐量等级划分对于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机场吞吐量等级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政府、企业和旅客更好地把握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标签: #机场吞吐量划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