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是一项重要的操作,输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困扰,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现将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口诀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能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输液故障排除方法口诀详解
1、液体不滴:查针头、查针筒、查压力、查血管。
(1)查针头:观察针头是否在血管内,若不在,调整针头位置;若在,检查针头是否弯曲或堵塞,必要时更换针头。
(2)查针筒:检查针筒内有无气泡,若有,轻拍针筒,使气泡上浮;若无,检查针筒是否漏气,若漏气,更换针筒。
(3)查压力:观察输液瓶内液体是否充满,若不满,重新加液;若满,检查输液瓶是否放置过高,若过高,调整位置。
(4)查血管:检查患者血管是否通畅,若不通畅,调整针头位置;若通畅,检查针头是否刺入血管,若未刺入,调整针头位置。
2、液体滴速过快:调整滴速,降低输液速度。
(1)调整滴速: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适当降低输液速度。
(2)降低输液速度:检查输液瓶高度,适当降低输液瓶位置,以降低输液速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液体滴速过慢:调整滴速,提高输液速度。
(1)调整滴速: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适当提高输液速度。
(2)提高输液速度:检查输液瓶高度,适当提高输液瓶位置,以提高输液速度。
4、液体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冷敷,抬高患肢。
(1)立即停止输液:防止液体继续外渗。
(2)局部冷敷: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患处,减轻局部肿胀。
(3)抬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减轻局部压力。
5、输液不畅:调整针头位置,检查针头是否堵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调整针头位置:根据患者血管情况,调整针头位置。
(2)检查针头是否堵塞:观察针头周围有无液体渗出,若无,检查针头是否堵塞,必要时更换针头。
6、液体反渗:立即停止输液,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必要时更换针头。
(1)立即停止输液:防止液体继续反渗。
(2)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检查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3)必要时更换针头:若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更换针头。
掌握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口诀,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输液过程中的各种故障,确保患者安全,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患者病情和医嘱,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标签: #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口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