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为了规范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我国政府于近日发布了《数据标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将深入解读《办法》的主要内容,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1、适用范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织机构,以及个人在数据管理活动中涉及数据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等工作。
2、数据标准体系
《办法》明确了数据标准体系,包括以下五个层次:
(1)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数据管理活动。
(2)行业标准:由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组织制定,适用于特定行业的数据管理活动。
(3)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制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数据管理活动。
(4)团体标准:由学会、协会、联合会等团体组织制定,适用于特定领域的数据管理活动。
(5)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适用于企业内部数据管理活动。
3、数据标准制定程序
《办法》规定了数据标准制定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立项:根据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等不同层次的数据管理需求,提出数据标准制定项目。
(2)起草:由相关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组成起草小组,负责数据标准的起草工作。
(3)征求意见:起草完成后,征求相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4)审查: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5)批准:经审查合格后,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
4、数据标准实施与监督
《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织机构,按照数据标准开展数据管理工作,明确了数据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
(1)实施: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织机构,应当将数据标准纳入本单位数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2)监督: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数据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数据标准更新与废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规定,数据标准应当根据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等不同层次的数据管理需求,以及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定期更新或废止。
意义与影响
《数据标准管理办法》的发布,对我国数据管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规范数据管理:通过建立数据标准体系,规范数据管理活动,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
2、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为数据要素市场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产品和服务,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3、赋能数字化转型:数据标准有助于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好地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4、保障国家数据安全:通过数据标准,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监督,防范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数据标准管理办法》的发布,为我国数据管理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我国数据管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标签: #数据标准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