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与个人隐私方面,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刑事责任是维护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根据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法律责任中的刑事责任进行详细解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安全刑事责任概述
网络安全刑事责任是指在网络空间中,行为人违反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侵害网络安全、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安全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编制、传播计算机恶意软件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作、传播计算机恶意软件,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5、恶意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恶意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6、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据保护刑事责任概述
数据保护刑事责任是指在网络空间中,行为人违反国家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数据保护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非法获取、提供个人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获取、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二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信用卡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三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导致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法律责任中的刑事责任是我国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与个人隐私的重要手段,在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广大网民也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和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