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法治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旨在全面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以下是《数据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数据安全概念界定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概念,即数据未经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被非法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删除等行为,对个人、组织合法权益和国家安全的侵害。
数据分类分级
根据数据安全风险程度,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等方面,其安全保护要求更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义务
(一)数据处理者义务
1、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人,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数据安全要求。
2、数据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
3、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处置,并采取补救措施。
(二)数据安全责任人义务
1、数据安全责任人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数据安全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安全责任人应当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
数据安全监管
(一)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本领域数据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三)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数据安全国际合作
(一)参与制定数据安全国际规则,推动建立数据安全国际合作机制。
(二)与其他国家开展数据安全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法》对违反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追究刑事责任等。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对于我国数据安全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数据安全的认识,强化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安全责任,推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的落实,为构建数字时代法治基石提供有力保障。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法治化建设迈入新阶段,在数字时代,我们要共同努力,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让数据成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源泉。
标签: #中国数据隐私保护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