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成为提升城市品质、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提高设施利用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本文将结合最新《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办法》,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城市品质、保障民生福祉为目标,创新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模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原则:
(1)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衔接,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
(2)分类施策,精准管理:根据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的管理措施,提高设施利用率。
(3)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引导,确保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与城市需求相适应。
(4)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的透明度。
设施类型与配建标准
1、设施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交通、市政公用等九大类。
2、配建标准:
(1)教育设施:根据人口规模、学段结构等因素,合理配置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设施。
(2)医疗设施:根据人口规模、地域分布、疾病谱等因素,合理配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设施。
(3)文化设施:根据人口规模、文化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体育设施:根据人口规模、体育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体育馆、游泳池、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
(5)养老设施:根据人口老龄化程度、养老服务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设施。
(6)社会福利设施:根据人口规模、社会福利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社会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
(7)社区服务设施:根据社区人口规模、服务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设施。
(8)交通设施:根据城市交通需求、交通规划等因素,合理配置公交首末站、停车场、充电桩等交通设施。
(9)市政公用设施: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合理配置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设施。
管理措施与监督考核
1、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设施配建工作有序推进。
(2)加强规划审批管理,确保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
(3)强化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确保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加强设施运营管理,提高设施利用率,确保公共服务设施满足民生需求。
(5)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2、监督考核:
(1)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绩效挂钩。
(2)定期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工作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3)公开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城市品质、保障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政府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标签: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管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