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的,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网状等。
(2)按传输介质分类:有线(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和无线(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按通信协议分类:TCP/IP、OSI等。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中心节点连接多个终端节点,优点是易于管理和维护,缺点是中心节点故障时,整个网络瘫痪。
(2)环型拓扑:各个节点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环,优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快,缺点是故障诊断困难。
(3)总线型拓扑:所有节点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总线故障时,整个网络瘫痪。
(4)树型拓扑:类似于总线型拓扑,但节点之间有层次关系,优点是易于扩展,缺点是层次过多,性能下降。
(5)网状拓扑:节点之间相互连接,优点是可靠性高,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
网络通信基础
1、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传输的物理载体,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
(1)有线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2)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
2、数据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1)串行传输:数据在一条线上依次传输,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传输速度慢。
(2)并行传输:数据同时在多条线上传输,优点是传输速度快,缺点是成本高。
3、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等。
(1)电路交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为数据建立一条专用通道,优点是实时性好,缺点是利用率低。
(2)报文交换:数据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传输,优点是可靠性高,缺点是时延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分组交换:数据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优点是传输速度快,缺点是可靠性相对较低。
(4)信元交换:数据以信元为单位进行传输,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实时性好,缺点是设备复杂。
网络协议
1、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提供物理连接。
(2)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帧,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4)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有序的数据传输。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提供同步和协调服务。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示和转换,提供数据压缩、加密等服务。
(7)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HTTP、FTP、SMTP等。
2、TCP/IP四层模型: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1)网络接口层:负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实现数据传输。
(2)网络层:负责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选择,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传输层:负责TCP和UDP协议,提供可靠、有序的数据传输。
(4)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HTTP、FTP、SMTP等。
网络设备
1、网络接口卡(NIC):负责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物理连接和数据传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网桥:连接两个局域网,实现数据帧的转发。
3、路由器: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包的路由选择。
4、交换机:连接多个设备,实现数据帧的转发。
5、网关: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实现数据包的转换。
6、集线器:连接多个设备,实现数据帧的广播。
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威胁:病毒、木马、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2、网络安全措施:
(1)物理安全:保护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不受物理损害。
(2)网络安全:保护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不受网络攻击。
(3)主机安全: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恶意软件攻击。
(4)数据安全: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篡改和泄露。
3、网络安全协议:SSL、IPSec、SSH等。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重要分支,涉及众多知识点,本文从计算机网络概述、网络通信基础、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
标签: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