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计算机架构,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学科,它涉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功能、性能等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架构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体系结构及其特点,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计算机架构的窗口。
计算机架构的定义
计算机架构,顾名思义,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功能,计算机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架构:涉及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硬件组件的组成、连接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
2、软件架构:涉及计算机系统中各个软件模块的组成、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系统架构:涉及计算机系统中各个层次(如:硬件、软件、网络等)的组成、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
计算机架构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采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速度慢、体积庞大、功耗高。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元件,计算速度有所提高,体积减小,功耗降低。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采用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元件,计算速度大幅提高,体积进一步减小,功耗降低。
4、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元件,计算速度、体积、功耗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计算机架构的主要体系结构
1、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划分为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部分包括指令系统、程序等,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通过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控制其操作。
(2)二进制表示:计算机中的信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流和指令流分离:数据流和指令流分别通过数据总线、指令总线进行传输。
2、基于哈佛体系结构的计算机
哈佛体系结构是一种将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其主要特点如下:
(1)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别存储指令和数据。
(2)数据流和指令流分离:数据流和指令流分别通过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进行传输。
3、基于MIPS体系结构的计算机
MIPS(微程序指令集)体系结构是一种基于微程序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其主要特点如下:
(1)微程序控制:计算机通过微程序来控制其操作。
(2)指令长度固定:MIPS指令长度固定,便于指令译码和执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指令集丰富:MIPS指令集功能强大,可以满足各种计算需求。
4、基于RISC体系结构的计算机
RISC(精简指令集)体系结构是一种以指令执行速度为主要设计目标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其主要特点如下:
(1)指令集精简:RISC指令集只包含最常用的指令,简化了指令译码和执行过程。
(2)指令执行速度高:RISC指令执行速度快,提高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计算机架构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学科,其发展历程和主要体系结构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架构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主要体系结构的介绍,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计算机架构的窗口,在未来的计算机发展中,计算机架构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标签: #什么是计算机架构是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