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供应商资源池管理办法》
总则
1、目的
为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供应商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供应商结构,提高供应商质量,保障公司采购业务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供应商的管理,包括供应商的选择、评估、考核、激励、淘汰等环节。
3、管理原则
(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供应商资源池的建立和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所有供应商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
(2)择优录取原则:供应商资源池的建立和管理应遵循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择具有良好信誉、优质产品和服务、合理价格的供应商进入资源池。
(3)动态管理原则:供应商资源池的建立和管理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供应商的表现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供应商资源池的结构和内容。
(4)合作共赢原则:供应商资源池的建立和管理应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供应商资源池的建立
1、供应商信息收集
(1)采购部门负责收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包括供应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
(2)技术部门负责收集供应商的技术信息,包括供应商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
(3)质量部门负责收集供应商的质量信息,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检测报告、售后服务承诺等。
(4)财务部门负责收集供应商的财务信息,包括供应商的注册资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2、供应商信息审核
(1)采购部门负责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资质合法、有效。
(2)技术部门负责对供应商的技术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符合公司的技术要求。
(3)质量部门负责对供应商的质量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4)财务部门负责对供应商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良好、稳定。
3、供应商入库
(1)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的审核结果,将符合要求的供应商纳入供应商资源池,并建立供应商档案。
(2)供应商档案应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技术信息、质量信息、财务信息、合作记录等。
(3)供应商资源池应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供应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供应商的评估与考核
1、评估指标体系
(1)供应商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供应商的基本素质、经营业绩、技术能力、质量保证、交货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
(2)评估指标体系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采购需求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调整和完善。
2、评估方法
(1)供应商的评估方法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考察、样品检测、数据分析等。
(2)评估结果应根据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并得出综合评估得分。
3、考核指标体系
(1)供应商的考核指标体系应包括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合格率、售后服务满意度等方面。
(2)考核指标体系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采购需求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调整和完善。
4、考核方法
(1)供应商的考核方法应采用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数据统计、现场检查、客户反馈等。
(2)考核结果应根据考核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并得出综合考核得分。
5、评估与考核结果的应用
(1)评估与考核结果应作为供应商选择、合作、激励、淘汰的重要依据。
(2)对于评估得分较高、考核结果优秀的供应商,应给予优先合作、增加采购份额、提供技术支持等激励措施。
(3)对于评估得分较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供应商,应给予警告、减少采购份额、暂停合作等处理措施;对于严重不合格的供应商,应予以淘汰。
供应商的激励与淘汰
1、激励措施
(1)对于评估得分较高、考核结果优秀的供应商,应给予以下激励措施:
- 优先合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该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 增加采购份额:根据供应商的表现,适当增加其采购份额。
- 提供技术支持:为供应商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支持,帮助其提高技术水平。
- 其他激励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供应商其他形式的激励措施,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奖励等。
2、淘汰措施
(1)对于评估得分较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供应商,应给予以下淘汰措施:
- 警告:对供应商进行警告,要求其限期整改。
- 减少采购份额:根据供应商的表现,适当减少其采购份额。
- 暂停合作:暂停与供应商的合作,要求其进行整改。
- 淘汰:对于严重不合格的供应商,应予以淘汰。
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
1、合作原则
(1)平等互利原则:供应商与公司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
(2)诚实守信原则:供应商与公司应诚实守信,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3)长期稳定原则:供应商与公司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2、合作方式
(1)签订合同:供应商与公司应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合作关系:供应商与公司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沟通机制
(1)定期沟通:供应商与公司应定期进行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
(2)紧急沟通:对于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供应商与公司应及时进行沟通,共同采取应对措施。
(3)其他沟通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沟通方式,如电话、邮件、传真等。
供应商资源池的管理与维护
1、管理职责
(1)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商资源池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包括供应商的信息收集、审核、入库、评估、考核、激励、淘汰等。
(2)技术部门负责供应商的技术管理和维护,包括供应商的技术咨询、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等。
(3)质量部门负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和维护,包括供应商的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
(4)财务部门负责供应商的财务管理和维护,包括供应商的货款结算、财务审计、财务风险评估等。
2、维护措施
(1)定期更新:供应商资源池应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供应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信息保密:供应商资源池的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3)安全管理:供应商资源池的信息系统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系统故障。
(4)其他维护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维护措施,如数据备份、系统升级等。
附则
1、解释权
本办法由采购部门负责解释。
2、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