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发布背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保障金融信息安全,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7月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共分为七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则:明确了《指引》的适用范围、制定目的、基本原则等。
2、数据治理架构:规定了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以及数据治理体系的建立。
3、数据质量管理: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等环节,对数据质量进行了全面要求。
4、数据安全管理:明确了数据安全的管理原则、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安全组织等方面。
5、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对数据从产生、存储、处理、应用、归档到销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数据治理保障措施:从制度建设、技术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数据治理的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
7、附则:对《指引》的实施时间、监督与检查等进行了说明。
《指引》的重要意义
1、提高数据质量:通过规范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2、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事件发生,保障金融信息安全。
3、推动金融行业智能化发展:借助数据治理,实现金融业务的智能化升级,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促进金融监管: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监管效能。
《指引》的实施与展望
《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保障《指引》的有效实施,以下建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数据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2、完善制度体系:根据《指引》的要求,完善数据治理相关制度,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技术支持:加大数据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数据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4、加强监管力度: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指引》的有效实施。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的发布,为我国金融行业迈向智能化新时代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指引》精神,不断提高数据治理水平,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