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一条 为确保企业数据安全,保障业务连续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操作。
第三条 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全性:确保数据备份与恢复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二)完整性:确保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及时性:确保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及时性,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四)可操作性:确保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简便易行,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 数据备份
第四条 数据备份范围:
(一)企业内部所有重要业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人事、销售、生产、研发等。
(二)企业内部所有重要系统配置文件。
(三)企业内部所有重要软件版本。
第五条 数据备份周期:
(一)根据数据重要性和更新频率,确定数据备份周期,一般分为每日备份、每周备份、每月备份等。
(二)对于重要数据,应进行实时备份。
第六条 数据备份方式:
(一)采用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
(二)对于关键数据,采用镜像备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采用离线备份和在线备份相结合的方式。
第七条 数据备份存储:
(一)数据备份存储介质包括磁带、光盘、硬盘等。
(二)备份存储介质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编号、贴标签,并妥善保管。
(三)备份存储介质应定期检查,确保数据完整性。
第三章 数据恢复
第八条 数据恢复范围:
(一)企业内部所有重要业务数据。
(二)企业内部所有重要系统配置文件。
(三)企业内部所有重要软件版本。
第九条 数据恢复流程:
(一)发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立即停止使用相关系统。
(二)根据备份策略,选择合适的备份介质。
(三)使用数据恢复工具,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数据恢复。
(四)恢复完成后,对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完整性。
(五)恢复正常业务运行。
第十条 数据恢复时间:
(一)根据数据重要性和业务需求,确定数据恢复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对于关键数据,应尽快恢复。
第四章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
第十一条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组织:
(一)成立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小组,负责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的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
(二)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小组由信息技术部门、业务部门、安全管理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二条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职责:
(一)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制定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组织实施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
(二)业务部门负责提供数据备份与恢复所需的数据和资源。
(三)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的安全性。
第十三条 数据备份与恢复培训:
(一)对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二)定期组织数据备份与恢复演练,检验数据备份与恢复效果。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标签: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