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静脉给药操作要领
静脉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其操作要领如下:
1、确认药物:严格按照医嘱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和给药途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患者准备:向患者说明给药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
3、选择静脉:根据药物性质、给药速度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手背静脉、前臂静脉或肘正中静脉。
4、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大于穿刺点周围2-3cm。
5、穿刺: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成15-30°角,沿静脉走向快速刺入静脉。
6、注射药物:见回血后,调整针头位置,缓慢推注药物。
7、固定:注射完毕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用胶布固定。
8、拔针:注射完毕后,轻轻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2-3分钟,防止出血。
静脉给药并发症预防与应对策略
1、静脉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穿刺时注意无菌操作;注射完毕后及时拔针,避免长时间留置针;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2)应对策略:局部热敷、抬高患肢、局部涂抹消炎药膏;如炎症严重,可给予抗感染治疗。
2、静脉血栓形成
(1)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注射完毕后及时拔针,避免长时间留置针;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2)应对策略:局部热敷、抬高患肢、局部涂抹消炎药膏;如血栓形成,可给予抗凝治疗。
3、静脉空气栓塞
(1)预防措施:注射完毕后,及时拔针,避免留置针内残留空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2)应对策略:立即停止注射,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使肺动脉的位置高于右心室,减少空气进入右心室;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注射部位感染
(1)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2)应对策略:局部涂抹消炎药膏;如感染严重,可给予抗感染治疗。
5、静脉出血
(1)预防措施:注射完毕后,按压穿刺点2-3分钟,防止出血;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2)应对策略:局部加压包扎,如出血不止,可给予止血治疗。
静脉给药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操作,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加强并发症预防与应对策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