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保障金融信息安全成为当务之急,银保监会发布了《银保监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加强金融领域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安全风险,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办法》出台背景
近年来,金融领域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给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危害,为了加强金融领域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银保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办法》。
1、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数据服务提供商等相关主体,以及其他涉及金融领域数据安全的主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安全原则
《办法》明确了数据安全原则,包括: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最小化原则;安全、可控原则;责任明确原则。
3、数据分类分级
《办法》将金融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三个等级,并规定了不同等级数据的安全管理要求。
4、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主体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5、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办法》要求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主体采取以下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加强内部管理。
(2)数据安全技术措施:采取加密、脱敏、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3)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建立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数据安全风险。
(4)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应对。
6、数据安全监督检查
银保监会将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主体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办法》得到有效执行。
《办法》实施意义
1、保障金融信息安全
《办法》的实施有助于加强金融领域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保障金融信息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办法》的出台有助于规范金融科技领域的数据安全行为,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3、提升金融监管效能
《办法》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金融监管效能,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有力支持。
《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强金融领域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主体应积极落实《办法》要求,共同维护金融信息安全防线。
标签: #银保监会数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