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规范档案馆数据库的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完整和高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档案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所管理的各类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档案数据库、图片数据库、音视频数据库、网站数据库等。
数据库分类
档案馆数据库分为以下类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公共服务数据库:为公众提供查询、检索、浏览等服务的数据库。
2、内部管理数据库:为档案馆内部管理、业务处理、决策支持等服务的数据库。
3、特藏数据库:包含珍贵、稀有、特殊档案的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与管理
1、数据库建设
(1)档案馆应根据档案资源特点,合理规划数据库结构,确保数据库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2)数据库建设应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和稳定。
(3)档案馆应加强数据库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数据库管理
(1)档案馆应建立健全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库管理员职责,确保数据库安全运行。
(2)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和可用。
(3)档案馆应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库安全与保密
1、数据库安全
(1)档案馆应采用物理、技术和管理等多重手段,确保数据库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档案馆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等安全风险。
(3)档案馆应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数据库保密
(1)档案馆应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档案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2)档案馆应建立健全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3)档案馆应加强对数据库访问权限的管理,严格控制数据库访问人员,防止泄密事件发生。
数据库利用与共享
1、数据库利用
(1)档案馆应积极提供数据库查询、检索、浏览等服务,方便公众利用。
(2)档案馆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共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
(3)档案馆应定期对数据库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数据库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2、数据库共享
(1)档案馆应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和行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档案资源的互联互通。
(2)档案馆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其他档案馆、研究机构等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档案馆应加强对共享数据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共享数据的安全、准确和可靠。
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1、监督检查
(1)档案馆应定期对数据库建设、管理、安全、保密等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档案馆数据库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责任追究
(1)档案馆工作人员违反本管理办法,造成档案信息泄露、丢失等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2)档案馆因管理不善,导致档案信息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附则
1、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管理办法由档案馆负责解释。
3、本管理办法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标签: #档案馆数据库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