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该法明确了网络安全管理的主体、客体、原则和制度,为我国网络安全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法》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各部门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我国网络安全管理的主体
1、国家网信部门
《网络安全法》第7条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国家网信部门作为我国网络安全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以下职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制定网络安全战略和政策;
(2)制定网络安全标准;
(3)组织协调网络安全重大活动;
(4)对网络安全重大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5)对网络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2、工业和信息化部门
《网络安全法》第8条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全国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主要包括:
(1)制定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
(2)负责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推广;
(3)组织协调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重大活动;
(4)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3、公安机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安全法》第9条规定:“公安机关负责全国网络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侦查和打击工作。”公安机关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主要包括:
(1)依法查处网络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2)对网络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3)组织协调网络安全违法犯罪案件侦破工作。
4、电信管理机构
《网络安全法》第10条规定:“电信管理机构负责全国电信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电信管理机构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主要包括:
(1)制定电信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
(2)负责电信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推广;
(3)组织协调电信网络安全重大活动;
(4)对电信网络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我国各部门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协作
1、国家网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国家网信部门作为网络安全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进网络安全工作,具体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共同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3)共同制定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
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协作
地方政府在网络安全管理中,需要积极配合中央政府的工作,共同推进网络安全保障,具体包括:
(1)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的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
(2)制定地方网络安全规划和政策;
(3)组织开展地方网络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网络安全法》明确了我国各部门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为我国网络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法律依据,各部门应紧密协作,共同推进网络安全工作,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
标签: #根据网络安全法什么部门负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