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法背景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宝贵的资源,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我国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该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法治建设迈入新阶段。
数据安全法亮点解读
1、强化数据安全责任制
《数据安全法》明确规定了数据安全责任制,要求数据控制者、处理者、使用者等各方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具体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控制者:对数据安全负总责,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落实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2)数据处理者: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守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3)数据使用者:在获取、使用数据时,应当遵守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得侵犯他人数据权益。
2、严格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进行了分类分级,明确了不同级别数据的保护要求,具体包括:
(1)一般数据:指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的数据。
(2)重要数据: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的数据。
(3)核心数据: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大影响的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数据分类分级,数据控制者、处理者、使用者等各方需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3、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控制者、处理者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严格数据出境管理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出境实行严格管理,明确规定了数据出境的审批程序、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要求等,具体包括:
(1)数据出境审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的数据出境,需经有关部门审批。
(2)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数据出境前,需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数据出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3)数据出境安全协议:数据出境时,需签订数据出境安全协议,明确数据出境后的安全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强化数据安全监管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职责,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数据安全监管职责,加大对数据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数据安全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数据安全的良好氛围。
数据安全法案例解析
1、案例一:某企业因数据泄露被处罚
某企业未按照《数据安全法》规定,对收集的客户信息进行安全保护,导致客户信息泄露,经调查,该企业被处以罚款,并责令其改正,此案例表明,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2、案例二:某政府部门因数据出境违规被通报
某政府部门在数据出境过程中,未履行数据出境审批程序,违规将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出境,经调查,该政府部门被通报批评,并责令其立即改正,此案例表明,数据出境必须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为我国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数字时代,我们要充分认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构建数字时代安全防线。
标签: #数据安全法解读及案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