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资源综合利用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指标,资源综合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技术、管理、政策等多种手段,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浪费和损失,资源综合利用率究竟达到多少才算合适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合理范围
1、国际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报告,全球资源综合利用率在2017年达到15.5%,这一数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较低。
2、我国标准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评价规范》(GB/T 24794-2009)规定,资源综合利用率应达到以下标准:
(1)矿产资源:60%以上;
(2)能源:40%以上;
(3)水资源:50%以上;
(4)固体废弃物:60%以上;
(5)危险废物:80%以上。
3、行业标准
不同行业对资源综合利用率的要求也存在差异,钢铁行业要求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而化工行业要求达到60%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1、技术水平
资源综合利用率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2、政策法规
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对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导向作用,我国实施的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政策,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企业管理
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也是影响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设备维护、提高员工素质等措施,企业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对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这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意义
1、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保障资源安全
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3、优化环境质量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4、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综合利用率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资源综合利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指标,在确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合理范围时,应综合考虑国际标准、我国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影响因素,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完善政策法规、加强企业管理、满足市场需求等措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签: #资源综合利用率一般是多少合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