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海难之一,发生在1912年4月14日至15日,在这起悲剧中,共有1500多人丧生,幸存者仅有710人,针对这起事件,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中数据挖掘技术为揭示事件背后的规律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运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对泰坦尼克号乘客数据进行挖掘,以期找出影响乘客命运的关键因素。
数据预处理
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Kaggle网站上的泰坦尼克号乘客数据集,包含乘客的基本信息、船票信息、舱位信息、性别、年龄、存活情况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剔除缺失值和异常值;对数据进行类型转换,如将年龄、舱位等级等数值型数据转换为类别型数据;对数据进行特征工程,如计算乘客的票价与舱位等级的比值、年龄的分组等。
决策树建模
1、决策树算法:本文采用C4.5算法构建决策树模型,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和可解释性。
2、特征选择:根据特征的重要性,选取对乘客命运影响较大的特征,如性别、年龄、舱位等级、票价等。
3、决策树参数设置:根据实验结果,设置决策树的最大深度、最小叶子节点样本数等参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模型训练与测试: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训练决策树模型,并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性能。
结果分析
1、决策树模型结构:通过决策树模型,可以直观地看到影响乘客命运的关键因素,女性乘客比男性乘客存活率更高,头等舱乘客比三等舱乘客存活率更高。
2、乘客命运预测:根据决策树模型,对测试集中的乘客进行命运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存活情况基本一致。
3、模型评估:采用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决策树模型在泰坦尼克号乘客命运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泰坦尼克号乘客数据进行挖掘,构建了基于决策树的乘客命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解释性,为类似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结合其他数据挖掘算法,提高预测效果。
标签: #泰坦尼克号 数据挖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