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法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我国于2021年6月10日颁布了《数据安全法》,并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进一步保护个人信息,我国还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于2021年11月1日起同步实施,这两部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法规定的主要权利
1、个人信息自决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知情权、决定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决定其个人信息是否被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删除等,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督。
2、信息访问权
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查询、复制其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查询、复制渠道,确保个人信息主体能够及时了解其个人信息处理情况。
3、信息更正权
个人信息主体发现其个人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更正,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更正不准确、不完整的个人信息。
4、信息删除权
个人信息主体发现其个人信息不再被使用,或者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存在违法情形的,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其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删除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信息携带权
个人信息主体有权将其个人信息从个人信息处理者处转移至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个人信息转移服务,确保个人信息主体能够顺利实现信息携带权。
6、信息保护权
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其个人信息的安全,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7、信息安全知情权
个人信息主体有权了解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安全风险,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向个人信息主体说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必要措施降低风险。
8、举报投诉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信息主体发现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存在违法行为的,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9、法律救济权
个人信息主体认为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请求民事赔偿、行政赔偿或者刑事责任追究。
《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力地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个人信息主体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积极行使这些权利,共同维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处理者也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共同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标签: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法规定有哪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