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为了保障数据安全,我国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数据安全法》,这部法律对于我国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数据安全法》全文,对关键词类型及其内涵进行解读。
数据安全法关键词类型
1、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是《数据安全法》的核心关键词,指对数据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确保数据完整、可用、可靠,数据安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分类分级: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实施差异化保护。
(2)数据加密: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存储、使用等环节被非法获取。
(3)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4)数据访问控制: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删除等操作,数据处理是数据安全法关注的重点,涉及以下方面:
(1)数据处理主体:数据处理主体包括数据所有者、数据处理者、数据处理服务提供者等。
(2)数据处理原则:数据处理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诚信、公平、透明的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处理方式包括自动化处理和非自动化处理。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是对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是数据安全法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风险评估主体:风险评估主体包括数据处理主体、数据安全监管部门等。
(2)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情景分析等。
(3)风险评估结果:风险评估结果为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依据。
4、数据安全监管
数据安全监管是指国家机关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和服务的活动,数据安全监管是数据安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方面:
(1)监管主体:监管主体包括国家网信部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监管内容:监管内容包括数据处理活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事件处置等。
(3)监管手段:监管手段包括行政监管、法律监管、技术监管等。
关键词内涵解读
1、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处理主体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数据安全法关注的重点,要求数据处理主体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遵循合法、正当、必要、诚信、公平、透明的原则。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是数据安全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发现和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4、数据安全监管:数据安全监管是数据安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障数据安全法的实施。
《数据安全法》全文解读中,关键词类型丰富,内涵深刻,通过解读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安全法,为我国数据安全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标签: #数据安全法全文解读关键词有哪些类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