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某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包括近三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心理咨询服务记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记录等。
2、数据处理
(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重复值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统一的数据集。
(3)特征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的相关特征。
数据挖掘方法
1、聚类分析
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聚类分析,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群体,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2、关联规则挖掘
通过挖掘学生心理健康数据中的关联规则,找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3、分类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数据进行分类分析,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结果与分析
1、聚类分析结果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学生分为三类: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学生占比最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学生占比最低。
2、关联规则挖掘结果
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发现以下几条关键因素:
(1)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即学业压力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2)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即人际交往能力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3)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即家庭环境越和谐,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3、分类分析结果
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数据进行分类分析,预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准确率达到85%。
1、结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健康问题。
(2)学业压力、人际交往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2、建议
(1)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2)关注学生学业压力、人际交往能力、家庭环境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展望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方面将取得更多成果,我们也期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数据挖掘大作业报告怎么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