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视觉信息的学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在安防监控、自动驾驶、医疗影像分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大纲旨在全面解析计算机视觉的核心知识,帮助学习者掌握视觉识别与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课程概述
1、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视觉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具备独立进行视觉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能力。
2、课程内容:包括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图像分类、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等。
3、课程安排:共32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两部分。
1、图像处理基础(8学时)
(1)图像基本概念:像素、分辨率、色彩模型等。
(2)图像变换:灰度化、滤波、锐化、边缘检测等。
(3)图像增强:对比度增强、亮度调整、噪声消除等。
(4)图像压缩:JPEG、PNG等压缩算法。
2、特征提取(8学时)
(1)局部特征:SIFT、SURF、ORB等。
(2)全局特征:HOG、SHAPE等。
(3)特征匹配:FLANN、BFMatcher等。
3、目标检测(8学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背景减除:帧差法、光流法等。
(2)运动目标检测:MOSSE、CV2.createBackgroundSubtractorMOG2等。
(3)目标跟踪: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
4、图像分割(8学时)
(1)区域生长:基于种子点的区域生长算法。
(2)边缘检测:Canny、Prewitt等边缘检测算法。
(3)基于阈值的分割:Otsu算法、Niblack算法等。
5、图像分类(8学时)
(1)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SVM)、K最近邻(KNN)等。
(2)深度学习方法: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
6、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8学时)
(1)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目标检测算法:Faster R-CNN、YOLO、SSD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图像分割算法:U-Net、Mask R-CNN等。
(4)图像分类算法:AlexNet、VGG、ResNet等。
课程实践
1、实验环境:使用Python编程语言,结合OpenCV、TensorFlow、Keras等库进行实验。
2、实验内容:包括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图像分类等实验。
3、实验要求:掌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实验报告(40%)、期末考试(30%)。
2、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将能够:
1、理解计算机视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图像分类等基本技能。
3、能够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具备独立进行视觉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能力。
标签: #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是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