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资源,在数据收集、使用、存储、传输等环节,个人隐私数据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我国出台了《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将详细解读《办法》的主要内容,以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参考。
1、数据收集
《办法》明确规定了数据收集的原则和条件,企业收集个人信息数据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业务需要收集与业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企业应当明确告知用户数据收集的目的、范围、方式等信息,并取得用户同意。
2、数据使用
《办法》对数据使用进行了严格规范,企业使用个人信息数据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将数据用于其他目的,企业不得泄露、篡改、损毁个人信息数据,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数据。
3、数据存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对数据存储提出了要求,企业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数据的安全,具体包括: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加密技术、定期进行数据安全检查等。
4、数据传输
《办法》对数据传输进行了规定,企业传输个人信息数据时,应当采用安全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企业应当与数据接收方签订保密协议,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5、数据公开
《办法》对数据公开进行了限制,企业公开个人信息数据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公开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
6、数据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业务需要,对不再需要的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删除,用户有权要求企业删除其个人信息数据,企业应当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删除。
7、数据安全事件处理
《办法》对数据安全事件处理提出了要求,企业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并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企业和个人都应认真遵守《办法》的规定,共同维护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办法》得到有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让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标签: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