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口诀图片视频,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口诀图片

欧气 3 0

本文目录导读:

  1. 溶液不滴
  2.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
  3.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4. 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5. 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发冷、寒战、发热
  6. 输液后静脉穿刺部位出现淤血
  7. 输液过程中出现空气栓塞
  8. 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外渗

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口诀图片

在医疗护理中,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治疗效果,为了帮助护士和患者及时排除输液故障,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制作了一组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口诀图片。

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 表现: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可见局部肿胀并有疼痛。

- 处理:将针头拔出,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 表现: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

- 处理: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

3、针头阻塞

- 表现:一手捏住滴管下端输液管,另一手轻轻挤压靠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后又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塞。

- 处理: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

- 表现: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或患者肢体抬举过高或患者周围循环不良所致。

- 处理:适当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位置。

5、静脉痉挛

- 表现:穿刺部位上方的血管发生痉挛,引起输液不畅。

- 处理:局部进行热敷以缓解痉挛。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

- 处理: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的液体降至露出液面,见到点滴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端的输液管。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

- 处理: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瓶身,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内的液体缓缓下流至露出液面,再将输液瓶挂回原处继续点滴。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

- 处理: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当液面升高至滴管的 1/2 至 2/3 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的输液管。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

- 处理:可夹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迫使液体流入输液瓶内,直至液面升至所需高度。

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1、滴管有裂隙

- 处理:立即更换输液器。

2、茂菲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松动

- 处理:重新连接或更换输液管。

3、滴管或滴管以下输液管有漏气

- 处理:及时更换输液器。

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发冷、寒战、发热

1、发热反应

- 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 1 小时内,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 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 40℃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 处理:

- 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 对症处理,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 保留静脉通路,以备抢救时使用。

-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 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两肺可闻及湿啰音。

- 处理:

-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 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 6-8L/min,可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湿化瓶内加入 20%-30%的乙醇溶液,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 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

-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 5-10 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静脉炎

- 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 处理:

- 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 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 2 次,每次 20 分钟。

- 超短波理疗,每日 1 次,每次 15-20 分钟。

- 中药外敷,如如意金黄散等。

- 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

- 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 处理:

-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 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 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输液后静脉穿刺部位出现淤血

1、拔针后按压方法不正确

- 处理:指导患者正确按压穿刺部位,用拇指沿血管走向按压,力度适中,按压时间不少于 5 分钟。

2、按压时间过短

- 处理:延长按压时间,直至穿刺部位不再出血。

3、按压部位不准确

- 处理:告知患者按压时要将棉签或指腹按压在穿刺点上方,而不是在穿刺点上。

4、患者过度活动

- 处理:拔针后,嘱患者不要过度活动穿刺部位,避免引起出血或淤血。

输液过程中出现空气栓塞

1、原因

-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 导管连接不紧密,有漏气。

- 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

2、处理

-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 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外渗

1、原因

- 长期输液,血管壁受损。

- 药物刺激性强,如化疗药物、高渗溶液等。

- 输液速度过快,药物浓度过高。

- 患者肢体活动过度。

2、处理

-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部位。

- 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回流。

- 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用 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 2 次,每次 20 分钟。

- 局部封闭,如用 0.25%普鲁卡因溶液 5-10ml 加地塞米松 5mg 局部封闭。

- 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如有红肿、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仅供参考,具体的输液故障排除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故障,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患者和家属也应了解输液的基本知识,配合护士进行输液治疗。

标签: #输液故障 #排除方法 #口诀 #图片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